Agent = 智能体
这里要说明一下,老IT人都知道,Agent不是啥新词儿。
在传统IT圈大家已经用了很多年了,泛指那些被安装在终端或服务器上,自动或接受指令执行某些特定任务(流量/行为采集、监控、检测、命令执行)的软件或进程。
比如安全Agent、网络Agent、数据库Agent等。
但是现在大家天天喊的Agent
AI+传统应用
如果决策权,还在人类手上
还需要人工操作,比如输入内容和指令
那么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Agent
举个例子:传统报销系统➕AI脑袋后
能够自动识别发票、匹配报销策略等
但是如果发现“重复报销、业务冲突”等问题
是否通过审核,还需要人类确认
①能感知:能实时读取环境信息(如文本输入、语音、视觉等)
②能决策:基于感知和目标,自己规划下一步要干嘛
③能执行:主动采取行动,可以不等人类下指令
①感知:像眼观六路的助理
你的发票集、OA里的出差行程单、邮件会议记录它都能识别出来
②决策:像个懂财务制度的老员工
知道该怎么处理
感知完信息后,它开始判断
③执行:决策完,它就动手干活了
自动生成报销单→发起审批流程→发消息提醒领导审批→打回重新弄→报销款打到你卡上...
全程不需要你点一次按钮
自己就能把流程跑完
传统程序是“人用工具做事”
举个例子,看自主程度
已不是PPT,成为预算里的刚需建设项
智能将全面渗透到
基础设施、软硬件平台、各类服务中去
智能体、智能云、智能架构、智能网络、智能存储、智能安全…